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作品

读《梁家河》 感悟大学问

来源:龚艺   发布时间:2024-09-02 10:50:58   浏览次数:1129

打印

告别校园之后,读书大多是为了填补时光的空虚,每每掩卷之后的领悟,也都会被碌碌的奔忙所冲淡。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我却常常翻阅,一读再读,每次都能真切地体会到:在我的身边有一群平凡的人们见证了领袖曾经的追梦和奋斗。 

2015年2月13日,时值腊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回插队农村,一句“春节前夕抽开空空,叫着咱小名询问光景”的信天游开始传唱在了黄土高坡,与乡亲们共叙家常的温馨画面迅速将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在了中国陕西文安驿梁家河。簇拥在他身边的与他共同挥洒青春的小伙伴们,石春阳(随娃)、巩政富(开伙)、梁玉明(王栓)、王宪平(黑子)、张卫庞、吕侯生——个个已是满头白发、儿孙绕膝,这些普通的乡亲,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永恒牵挂,40年来就切切实实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幸福的他们也跟着总书记一样回到了当年战天斗地、信心满怀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句话如画龙点睛,醒目地成为了这本书的导言,令人久久难忘。
    的确,这里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里以它的博大胸怀接纳了15岁的少年,使他不再迷惘彷徨;这里成就了他的自信与抱负,产生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他在基层工作的舞台上出彩;在这里他克服困难,强健体魄,入党提干,成长为带领百姓战天地、奔前程的支部书记,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这里有他的根,他的魂,他永远的初心,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演讲,他都深情的把这里回望,把这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端一起畅想。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习近平是1969年1月13日离开北京来延安,当时的北京火车站每天有三趟知青专列开往全国各地,发车时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唯有亲历者才知道当年的感触,比他稍早插队山西的学生郭路生(笔名食指)有一首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描写了当时的场面: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郭路生和习近平,先后告别了北京,一个去了山西的杏花村,一个到了延安的梁家河,经过广阔天地的风吹日晒,又被时代召回到了当初哭天喊地中似乎永远告别的“最后的北京”。境界不同,人生迥异!作为优秀学生的郭路生后来命运坎坷多舛,成了那个年代新诗潮的鼻祖,大量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辗转传播,虽获文学奖,却不幸精神抑郁多次进入疗养院接受治疗;作为被抄家落难子弟的习近平紧紧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扎根贫瘠厚重的土地,为人民的希望不懈努力,后来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路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势凝聚党心民心,开创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发起了脱贫攻坚、绿水青山的世纪决战,带领中国人民在跨洋奔月的广阔天地里实现民族复兴的大有作为。

什么是大学问?我认为主要是朴素的为民造福情怀和实实在在的不懈奋斗精神。淤地坝、铁业社、沼气池、搞社教,哪一件事情不是在为民谋利?掏腰包、济贫弱、带队伍、想冷暖,无不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情怀和求索!书中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理想,扎根在百姓,一门心思为百姓在追梦路上踏踏实实作为,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一定会创造出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