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作品

粒粒辛苦食心安

来源:李广彦   发布时间:2024-08-30 09:53:59   浏览次数:1180

打印

多数人童年即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悯农二首》诗。我出生的年代国家备战备荒,美国海上封锁,苏联大兵压境,诞生才十几年的新中国,勒紧裤腰带搞两弹,七亿人民要吃饭,以粮为纲保饭碗,人们视粮如命,麻雀与人争食险被斩尽杀绝。

父亲所在地质队当时是国家急需行业,职工每月定量供应3斤大米,我靠米粥度饥荒,父母则吃粗粮、挖野菜。上学便知道“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那时勤俭节约爱国运动深入人心。父亲常说:吃了不(心)疼扔了(心)疼。那时每饭不剩一粒米,锅底被刮得嘎嘎响,家里除了煤灰,几乎没有什么垃圾可扔,啃过的猪骨头、不小心打碎了的玻璃及瓶子等都被集攒下来卖给废品收货站。

学校开门办学,设有劳动课,定期组织学生下乡干农活,插秧、割稻,腿上被蚂蟥叮出血……高中毕业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末班车,整日脸朝黄土背朝天,我对“粒粒皆辛苦”有着真切感受。

参加工作后,我明白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晴带雨伞,饱备饥粮”的道理,那时社会上最俏的单位是粮管所、食品所,市民买粮买肉都要排长队。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鄂东地质勘探期间,曾因为蔬菜供应困难,半个月靠粉条充饥。

改革开放,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吃饭可以挑肥拣瘦,粮食不那么稀缺珍贵了,有人浪费不以为然,而我始终保持节约粮食的好传统并影响家人。平时做饭投米量宁多不少,每餐常有剩饭。妻从医,有洁癖,饭菜好比一次性注射器,绝对不能重复食用,最初剩饭我包干。吃剩饭也有其乐,开水冲泡,暖胃润肺;鸡蛋炒饭,葱香扑鼻;与剩菜混炒,五味俱全,既能夜宵充饥,又可早餐顺便。后来剩饭多时,妻子忍不住与我分摊,只为那白灿灿的大米不被白白扔掉。儿子稍大,偶尔争吃剩饭,吃的是一份童趣。电饭锅锅底黏米刮不下来,我先用水泡,次日早晨直接煮成小碗粥,省时、省力又省粮,日积月累,每年能节约几斤米。

     “吃不穷用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这话父亲常挂嘴边。平时做饭超量,一点剩饭不算啥,但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登门,生怕客人吃不好,难免大手大脚,饭满锅、菜满盘。现在人们普遍营养过剩,每菜动不了几筷,常常是客人酒足饭饱散去,自己收拾残局吃“狗剩”,这桌没吃完,又来一拨客,春节期间剩菜剩饭堆满锅,最后发馊只能扔,实在令人心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请客吃饭这些生活小事也应合理计划,可现实人们习惯成堆地购买食品,做菜比较任性,想吃什么做什么,节约意识不强。在家里,我是什么蔬菜容易变质就先做什么吃,这样可以避免损失,有时妻子笑我眼里只有几片菜叶子,盯着几粒米,捡了芝麻丢西瓜,诘问一点剩菜剩饭值几个钱?其实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价值数据,而是一个社会道德体系问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你浪费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付出的汗水,不少贫困地区农民还靠天吃饭;你挥霍的“酒肉”是贫困户梦寐以求的奢望,多少农民工自己舍不得吃喝把钱寄给在校读书的孩子。每见骨瘦如柴的非洲难民,那些垂死挣扎眼里充满乞望的儿童,就觉得浪费粮食不是犯罪也是在作孽。

家庭浪费大概只是一个“拼盘”,社会浪费可就是一口“大锅”,从餐饮行业,到公务接待;从学生饭厅,到单位食堂,浪费普遍存在,整个包子馒头被丢弃的情景随处可见。很多年轻人娇生惯养,没尝过挨饿的滋味,饱汉不知饿汉饥,不问一粒米的来历,不知一个馒头的轻重,扔弃饭菜成习惯。如今谁家来客,或是朋友兴起,多半去酒店聚餐,碍于面子,点菜多多益善,结果杯盘狼藉,打包又觉伤自尊、辱脸面,服务员像机器人一样将半桌的剩菜倒进泔水桶。过去朱门酒肉臭,现在柴门浪费粮食也常见,宠物摇头摆尾招人爱,狗比人娇贵,专吃火腿肠,猫粮狗粮消耗大量粮食。一边是粮耗天文数字,一边是廉价的大米白面,提高粮价促人节粮只是权宜之计,开源还须节流,爱粮节粮最终靠民众自觉,个人节约一粒米,国家就多一仓粮。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历朝历代的治国之策。过去农民起义,杀富济贫,开仓放粮,简单说就是饥荒年间填饱肚子为活命。以粮为纲,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是“民以食为天”的时代要求。拉开农村土地改革序幕的“分田到户”,也是为了粮。国家每年投入上万亿资金修水利,划定18亿亩基本农田红线,都是为了稳定粮食生产。我曾参加鄂北调水工程建设,国家投入那么多钱,为了保住鄂北粮仓。而今又来碾盘山,这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成后,抬高水位,增加蓄水,除了发电、航运,还有灌溉农田功能,助力抗旱保丰收。

多余时挥霍无度,饥饿时饥不择食。在人们生活富裕的今天,国家看见粮食浪费严重的危险,提倡节约粮食,作为每个公民,应该珍惜每粒米、每餐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这是一种文明时尚,也是国家安全的全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