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作品

天使

来源:广西地勘院 姚杰   发布时间:2015-12-04 00:00:00   浏览次数:8692

打印

    每个宝宝都是天使,是上天带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2014年10月,我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我的宝宝诞生了!当手术室的门关闭的那一刻,我经历了最漫长的30分钟。坐立不安、如坐针毡的感觉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直到护士把婴儿推出来的一刻,我紧悬着的心才慢慢平静。
    我仔细观察他,就像虔诚的信徒。那个粉嘟嘟的小家伙,纯净而安静,脸上有乳白色的胎脂。他紧闭双眼,两手下意识抬到脸颊边,喉咙里低低地哼吟,仿佛对外界的亮光有一丝害怕。我轻轻抱起他的时候,仿佛拥抱着整个世界。
    我开始学习怎么当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所有家庭一样,月子里一家人围着宝宝忙得团团转,我也熬夜成了熊猫眼,身材变得很苗条。他总爱哭,饿也哭,渴也哭,拉也哭,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有经验的老人和医生才弄清楚,他所有的表达方式也只有这些了。宝宝是剖腹产,媳妇术后恢复不好,伤口脂肪液化不能正常愈合,因此除了照顾宝宝,还要每天陪她到医院换药。现在回忆起来,忙碌之中掺着满满的甜蜜。
    月子没结束,我的陪产假先结束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带着牵挂与不舍。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地质工作者,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只是亲情就像看不见的纽带,虽然相隔甚远,依然牵挂着两端,一端是我拳拳的心,一端是妻儿眷眷的情。很庆幸,这个时代有网络有电话,白天跋山涉水,晚上累了躺在床上,电话是我情感宣泄的出口,那头传来哪怕是孩子的啼哭声也是能缓解疲劳的“灵丹妙药”。
    由于我父母的身体原因,没办法照顾小孩,为此可苦坏了媳妇,只好搬到岳母家居住。对于娘俩的亏欠,我只能跟媳妇说:先记账,以后还。地质人通常在边远地区工作,日常生活单调,好在我们项目部的三个奶爸正好住在一个房间,平日里讨论的话题不是地质勘查工作情况就是育儿经,有了共同话题使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也给辛苦的地质工作增添几分色彩。当然,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像地窖中的美酒,时间越长变得越浓厚;又好像潮汐,退去了,过段时间在夜深人静时又会再次袭来,反反复复。每当这时在床上辗转反侧,手机里可爱的头像就是唯一的安慰。
年底了,我因抽水试验任务,需要24小时作业。很不巧感冒发烧了,于是在百色地区的深山老林里,寒冷的冬夜守在机台值班,成了这个年度最难熬的日子。同事开玩笑说,你注定命苦,在家带娃也要熬夜,在项目工作也要熬夜。听着似乎有些道理,我暗暗在想,难道我2014年命犯“苦瓜”?
    项目部过年前的收尾工作时间很紧,没法回去探亲,只能拼命赶工,并不断给孩子他妈做思想工作,省得媳妇变怨妇。2015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早,收队太晚的我没法赶在过年前去岳母家接娘俩回老家,于是除夕我和妻儿分隔两地度过。零点时分,屋外隆隆的爆竹声分外热闹,但我一个人在空空的房间里显得和节日气氛格格不入。这个节点上网络也瘫痪了,想通过视频看看宝宝也没法实现,直到凌晨两点,网络才终于恢复,在屏幕里看到了熟睡的婴儿,仿佛看到了天使,不知为何鼻头泛酸,眼睛朦胧了。由于年初二、初三要给亲戚拜年,年初四才赶去见宝宝。虽然快两个月不见,但是宝宝月龄还小,不会认生,对谁都会咯咯地笑,很快便接纳了我。
    养子方知父母恩。带孩子很辛苦,给宝宝把屎把尿、冲奶粉熬米糊、洗澡穿衣都是需要掌握的技能。项目的工作繁重,因此一两个月才能串休回家三四天。每次和宝宝一两天的相处过后,我又要匆匆忙忙赶回项目部。每次回去看宝宝,发现他都长大了一圈,从懵懵懂懂到会盯着大人看,从四肢乱蹭到学会翻身,再到学会颤悠悠地端坐,每一点进步都让我欣喜万分。
    过去的这一年很忙碌。当然,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由于工作认真、找矿效果好,得到了业主和单位的肯定。今年5月,因院产业结构调整,我被赋予了新的工作岗位和任务,在南宁工作的时间多了一些,因此把宝宝接回了家。小家伙已经会爬了,看见又是一个多月没见的我,当成了陌生的“怪叔叔”,考察了三个多小时才肯让我抱。感叹之余我暗暗起誓:以爱护宝宝为纲领,履行奶爸义务,对家庭忠诚,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为创造“五好家庭”奋斗不止!
    这两天,宝宝偶尔叫么么(妈妈的发音不准确)了,这对于我们小两口又是一个惊喜。孩子会让你的心异常柔软,他天使般的笑声可以洗涤尘世的一切污垢和烦恼,他纯洁的眼睛会使你的心灵如香格里拉的天空般空灵和宁静。
    每个宝宝都是天使,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真的。